2021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盛大开幕,碳达峰,碳中和,绿色转型 川建院党委积极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市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冯芳喜讲话 湖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拍卖出让公告湖新区自然资规告(工)字【2021】第30号 北京日报:唐山港开通电煤运输“绿色通道” 如皋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2021年度第1103批实施方案 曹水萍局长赴舟山调研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我市1-10月工业投资稳步增长 深化合作交流实现共赢发展凌云孙勇与上合组织秘书长一行举行工作会谈 武汉首座5G智慧公园12月开门迎客 金建国与来访的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领导座谈交流 两个高速公路项目通过工可审查,我市北部将再添高速通道 巡游出租车《营运证》年审开始 广州地铁22号线或将延至东莞虎门! 我院学子荣获(蝉联)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一等奖 黑河市净城医疗废物处理厂员工昼夜奋战抗疫一线 省交科院召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公路假冒绿通车研究及判别》大纲评审会 吉高集团组织开展2021年第二次安全生产培训 深化警企合作,全面提升五合一考场服务能力 省局局长李群参加工程集团干部会议并讲话
保存成功
  • 游百里画廊赏苗寨新景

    贵州省交通厅 2021-05-11
    微信查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化屋村旅游公路

天气晴好,“乌江源百里画廊”核心景区的化屋村吸引了不少游人观光。沿着蜿蜒的沥青公路进村,沿途自驾车辆排成长龙,樱桃树不时从车窗外掠过,枝头缀满果实。紧邻乌江源头水域的化屋村同心广场上,身着民族服饰的苗族群众对山歌、吹芦笙,与游客们一起载歌载舞。

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地处乌江南源和北源交汇处的三岔河畔,六冲河、三岔河在这里“握手”,将崇山峻岭劈成悬崖峭壁,形成了乌江源百里画廊大气磅礴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一江水、两道崖,一直是化屋村人民走向山外的“拦路虎”。如今,交通动脉被打通了,坐拥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化屋村由极贫村变“世外桃源”。

风景秀丽的乌江源百里画廊

告别“手扒岩”

化屋村在当地被称为“悬崖下的村寨”。这里山势奇雄、水域宽广,风景如画。然而在数年前,尽管有好山好水,这一方群众却身陷贫困,山旮旯里刨食,“手扒岩”(编者注:需要手脚并用在岩石上攀登。)出山。

“我30岁才第一次走出这片山!”望着眼前的青山绿水,回想当年走出山门的艰辛,今年50多岁的村民王世宇感慨良多。20多年前,他背着行囊翻过山崖,徒步跋涉几十里才坐上去外地务工的班车。没通公路前,走出化屋村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走水路,再到老贵毕公路上拦车;另一种是走山路,要翻过陡峭的山崖。

2004年,在相关部门的帮扶和支持下,新仁乡到化屋村约14公里的土路修通,村民告别“手扒岩”;2007年,硬化的旅游公路通达化屋村,打通了村里与外界的交通连接;2017年以来,一条条通村通组路修到了群众家门口。

“我们现在出去,可沿宽阔的沥青路到新仁上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也可以乘坐大船前往织金或清镇乘车,前两年成贵高铁开通,从村里到黔西站乘坐高铁也只需要半个小时。”化屋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芝说,现在出行方便很多。

化屋村旅游码头

“渡”来幸福生活

“我家是重庆涪陵的,就住在乌江汇入长江口边上,一直想到乌江上游看看,这次来百里画廊,一家人包了一艘船,景区沿途的风景实在太美了,真是不虚此行。”从重庆自驾到景区的尤先生说,一路都是高速公路,只花了5个小时。

“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有天竹峰、关刀洞栈道、金枪岩、虎门关等美景,湖区总长62公里,湖水面积近20平方公里。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201910月,化屋村正式开通了“乌江源百里画廊”水上旅游路线,与周围县区的景点联动发展。

看到家乡越变越好,在外务工多年的尤荣文、尤荣学、尤荣利三兄弟决定返乡创业,成立了乌江百里画廊航务有限公司,用积蓄购买2艘游船,开启了“摆渡”生涯。“自开业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我们,为小微企业减负,让我们坚定了发展信心。”尤荣学说。

“平均500元渡一趟,来回油费100元,净赚400元。”尤荣文说,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村里就会迎来旅游高峰,兄弟三人换班开船,收入比之前在外务工增加不少。

除了尤氏三兄弟的乌江百里画廊航务有限公司,还有两家来自织金、清镇的旅游投资公司入驻这里,带动10余个村民就业,杨国权就是其中之一。“在家门口上班,每月工资3500元,还可以开着船穿行在风景优美的乌江上,心情十分舒畅,比以前外出奔波务工好多了。”杨国权说。

游客在化屋村百里画廊景区码头拍照

绿水青山商机多

依托出山路,化屋村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当地政府修建了沼气池和小水窖,进行了民居改造、绿化整治和旅游码头修建,村里发展起果林产业和特色乌鸡养殖产业,还建起了露营基地和苗圃基地,前来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

曾常年在外务工的刘毅是村里最先“嗅”到商机的人,他和妻子回到老家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生意很红火。“现在一年收入10多万元,看着我们经营得好,村里10多家农户也都开起了农家乐。”刘毅说。

苗家汉子赵云则做起了“文化生意”。化屋村保留着淳朴的苗家歌舞文化,有了旅游人气的带动,赵云组建苗族歌舞表演队,组织村民表演芦笙舞、板凳拳舞、苗家歌曲等节目。“我们不仅表演苗族的传统文化,也编排新的歌曲、舞蹈,让游客真真切切感受多姿多彩的苗家文化,向公众展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赵云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化屋村人,村委会副主任杨香连亲眼见证了家乡这些年的变化:“以前我们村的人大多是在山旮旯里种玉米,难以自给自足。如今种水果、渡船、搞民宿和餐饮,生活面貌大为改善。”

据张玉芝介绍,2007年村里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2019年已超过1万元,2020年化屋村旅游综合收入近1700万元。

泛舟乌江百里画廊


责任编辑 韦景全

初审 刘叶琳

终审 李黔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