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厅召开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专家座谈会 辽宁省政协有关部门来院考察调研 山西焦煤成功发行2022年第一期可续期公司债 合肥地铁单日客运量创年内新高! 聚焦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汉江控股着力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多渠道对接项目洽谈落地 酒钢集团焦化厂粗苯管式炉烟气绿色化深度治理项目施工总承包采购招标,绿色化深度治理,管式炉烟气,酒钢集团 紧盯重点领域抓实改革举措以改革实际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王立奇主持召开五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2022年2月全市住宅市场基本情况 河南水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森一行调研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 海口启动公益集市活动 物资供应公司开展“茶语花香”主题插花活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 市港航管理中心第三党支部和南太湖医院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 集团系统多家单位2月份运输生产稳中有升 苏宿工业园区中心城市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市水利局开展《河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专题学习 我省开展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一百九十四人取得了专业技术资格 城投菜篮子工程有限公司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 程泰宁院士来平考察 因美丽而坚持 因文明而坚定
保存成功
  • 重走长征路心系赤水情——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1-07-26
    微信查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查看原文

暑假来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恰逢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简称交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秉承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同济大学联合共建的“三中心一基地”所传达的精神,迎来了第17次出征——实践团队联合中国民主同盟上海美联总支书法支部,在贵州省赤水市开展了多个主题支教活动。同行的14名师生共同策划实施了交通实践调研、红色足迹寻访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逐步将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养成与专业课程实践于一体的育人平台。

17年接续支教资助额提至每年10万元

2005年,以纪念四渡赤水胜利70周年为契机,交通学院的师生们第一次踏上了贵州赤水七中支教的路途。从此温暖延续17载,支教内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参与支教的学校范围也不断扩大,惠及众多两地学子。交通学院针对当地贫困学生设立了奖助学金,17年来累计捐资数额已达30余万元。

今年,助学计划全面升级,在同济优秀校友的资助下,学院对当地学校的资助额提高到每年10万元。学院领导来到校园为孩子们颁奖,勉励孩子们努力读书,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出一份力。

这次实践团队分别来到赤水七中、元厚小学、板桥小学、桂林小学和前进民族双语小学五所学校开展支教活动,为山区的孩子们送教上门。

支教活动中,书法老师讲解了字体的演变过程以及文字背后的含义,带领他们开启领略汉字之美的旅程。孩子们在教室大胆挥毫,笔尖浸润游走在黑白之间,充分释放自我的个性。

“希望我们的到来能够启发他们对外面世界的认识和憧憬,缩小山区孩子与名校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他们心间埋下一颗种子,给今后的人生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团队成员王小兵感慨道。

由研究生和博士生构成的支教团队通过未来规划、思想启蒙、交通畅想3个主题课堂的开展,给孩子们丰富暑假生活的同时,也积极引导他们的思想。

“这次支教对于交通学院的研究生们,也是一场涤荡心灵的旅程,在支教过程中播撒希望之种,队员们在这里找到了个人价值。”带队老师之一的姚堃为队员们的收获感到欣慰。


“百里十乡”公路实践 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2018年起,为响应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学院结合交通专业特色优势,在此次暑期实践中策划了“百里十乡”道路安全调研活动,从山区公路的行车安全角度出发,对山区农村公路标志标线、道路设施现状及后期的养护维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考察调研,为山区农村公路找病因开处方,使学到的知识更接地气,助力提升当地公路的安全水平。

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同济交通人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队员们顶着烈日酷暑,忍耐大货轰鸣,将自身发展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勇担时代责任,积极投身交通强国建设中。在学院副院长白玉教授带领下,一路沿着赤水河畔的G546公路,用脚步和相机丈量和记录着农村公路沿线的安全状况,为赤水市建设“安全、便捷、美丽、舒适”的乡村公路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发现山区公路由于长期承载重型货车,龟裂、补丁、坑槽、沉陷、纵横向裂缝、车辙等路面病害较多,在盘山公路上存在较多落石,护栏和反光镜缺失情况较多。据此,团队成员李瑞杰带领大家从山区农村公路养护维修的角度提出了改善建议,形成了贵州省赤水市公路交通调研报告。

这项实践活动,学生为所学专业知识能够为祖国的农村交通建设事业添砖加瓦而感到充实和满足,调研过程中涉及的当地公路勘测和标志标线考察环节,将学生在课堂所学充分投入实践,落实了教育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发挥了高校服务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打造了高校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赶考的样本。


探寻红色革命足迹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团队追随红军长征的脚步,参观了贵州丙安古镇、青杠坡红军战斗遗址和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零距离感悟红军当年所展现的伟大长征精神。

丙安古镇入口的赤水河吊桥是当年红军一渡赤水所在的渡口,吊桥上红星闪闪,长征二字分外抢眼。踩着吊桥的一块块木板,队员们身临其境,仿佛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青杠坡红军战斗遗址四面环山,巍巍青杠坡见证红军战士铁骨铸忠魂,队员们拾阶而上,心情愈发沉重,特别是石碑后面的烈士陵园,给队员们的思想带来了洗礼。一座座墓碑,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时光,浮雕塑像上的身影愈发高大伟岸。

在四渡赤水纪念馆,通过地图演示、物品陈列、图片展示和文字讲解,队员们更加深入了解到四次飞渡赤水河的光辉历史。

“是士兵们的坚定意志、听从指挥,确保了胜利的取得,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要懂得灵活机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团队成员刘乐体会深切。

教师王同宇感慨道:“通过沉浸体验式的教育学习,队员们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四渡赤水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场经典战役,更多的是红军当年的顽强战斗精神,革命家们留下的鲜血必将与这赤水河一般,滋养着无数的中国青年。”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总结,交通学院以“六个下功夫”为育人内涵,以学生发展全过程评估为基础,搭建了由“二支队伍”“三类基地”“三维活动”构成的“二三三”校外育人平台,建立了校内外协同“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交通学院倡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了解革命事迹,缅怀先烈的方式,鼓励学生敢于奉献、不畏困难,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